立冬后这样喝酒,不伤身更养生
立冬后这样喝酒,不伤身更养生
随着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到来,华夏大地也一夜入冬,很多地方不但气温骤降,还下了2021年的第一场雪。
估计爱玩的哥们都会和三哥一样,感觉冬天就是个喝酒的季节。你看白居易的诗里就常冬天喝酒,比如花下鞍马游,雪中杯酒欢。新雪对新酒,忆同倾一杯。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
还有宋代的曾丰,也在诗里写坐上酒生冬暖意,檐前梅弄岁寒容。全都在写冬天适合喝酒。
以前外面大雪,屋里小火炉小酒杯,好朋友对面一坐,有菜没菜整两杯,感情深一口闷,感情不深继续灌,小日子多红火,小感情多深厚。
现在咱们大多家里没有小火炉了,喝酒也多不在家里喝。三五好友小酒馆里一坐,花生米腌萝卜,猪肉炖粉条,一瓶小酒分杯一倒,浑身一股暖意流遍,热乎乎,暖洋洋,那感觉......全来了!
但是先别急着喝洒,特别是冬天温度偏低的时候更要注意,喝对酒,会喝酒才能不伤身,更养生。
首先,咱们说一说对冬天喝酒的误解:
有人觉得冬天喝酒暖身,事实上这是种误解。喝酒时人呼吸加快、血管扩张、血液循环加快,人体热量消耗加速,于是喝了酒我们会感觉全身热乎乎的,于是很多人都会说来,喝杯酒暖暖身!
事实上,这是人体中枢发生紊乱的前兆,因为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会在酒精的作用下逐渐失调,所以短暂的温暖过后,热量丧失会更多,所以喝酒御寒是误解,喝完后只会越来越冷。
伦敦国王学院的科林德拉蒙德教授说:当你喝酒时,它会扩张你皮肤附近的外周血血管,这会把血液和热量从你身体的核心带走。这时候,我们感觉暖和是皮肤的温暖,身体的重要器官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暖和。
教授提醒:如果在喝完酒后冒着严寒外出,你会很快就会失去热量。加上体内温度检测处于麻木状态,这就相当危险。所以,每年冬天我们都会看到有人醉酒后冻死外面的可悲新闻。
对于喝酒还有个误解是,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。事实上,适量饮酒可以舒筋活血,但大量或者长期饮酒则会大大伤害人体健康,不但不会年轻,相反还会老得很快,甚至疾病缠身。
首先是长期饮酒的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会很大。酒精会促进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,使血浆及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上升,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;其次是长期饮酒容易导致肝硬化,甚至引起并发症导致over;
除此之外,长期喝酒还会加速体内骨钙的流失,以及容易导致胃肠及消化系统疾病,当然还有可能发生酒精慢性中毒的危险。
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喝酒,既开心又健康呢?其实很简单:
一是,尽量喝热酒。
古代人喝酒就有温酒热酒的说法。特别是冬天,我们喝些热酒,除了胃会感觉舒服一些之外,热酒也更利于人体健康。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,而酒精里乙醚,甲醇等物质,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。
当酒被加热时,酒精就会挥发一部分,酒里的有害物质含量就会大大减少,当然伤害就少了。
二是,不空腹,小口喝。
喝酒前要先吃点东西,最好是能弄几个下酒菜,或者喝点粥等,先吃点东西再喝酒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胃黏膜,并且也不容易感觉醉。
小口喝酒,可以开胃暖胃,并促进新陈代谢,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也会小很多。也有人说小口慢慢喝酒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减缓胆固醇等在血管壁上的沉积,更好地保护心脑血管。
三是,多喝黄酒、红酒,或者低度白酒。
黄酒含有18种氨基酸,其中有一些是不能被人体合成而又必需的,经贮存后,这些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会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和消化,也有不错御寒养颜的功效。
冬天温饮黄酒,可活血祛寒、通经活络,有效抵御寒冷刺激,预防感冒,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,促进新陈代谢,并可补血养颜。
如果气温比较低,黄酒可以温一下再喝,加入一些姜丝或者话梅,味道更好,也更温暖。
红酒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蛋白质,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它们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,特别是体弱的人,经常喝一两杯红酒,可以提高免疫力,还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、延年益寿。
专家建议,男性每人每天最多300400ml红酒,女性则最多200300ml。喝酒的最佳时间是晚上7点至9点半。
如果喝白酒的话,尽量喝3040度的白酒,如果白酒温度过高,会影响口感,香味也会变淡;还有就是温酒或者烫酒时不要用锡质的酒壶,锡加热后会分解铅危害人体健康。
3、低度白酒:舒筋活血
优质低度白酒刺激性小,醇而不烈。适当饮用能舒筋活血,起到与进行体力活动相同的效果。并能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,减少低密度脂蛋白。使胆汁、腽固醇含量减少,对于防止胆结石有帮助。还能消除积累在动脉壁上的有害胆固醇类,起到保护心血管作用。
天冷夜长,适当喝点小酒,注意以上小细节,朋友碰杯小嗨一下,也不失为冬天里的一件快事。
TAG标签:
射精功能障碍有哪些类型表现低血糖有什么症状表现呢
后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怎么吃
自身免疫性肝病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